建筑业
的产业升级只是通过工业化建造像汽车这样的房子。从碧桂园到格陵兰和保利,它已经
开始铺设智能和装配(框架)建筑区域。 “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中国制
造必须转变为创新,智慧,绿色和高端,发现自己的新优势,逐步转
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将
自身转变为全球性的。价值链
中开放经济的新模式。“
建筑业
的产业升级只是通过工业化建造像汽车这样的房子。从碧桂园到格陵兰和保利,它已经
开始铺设智能和装配(框架)建筑区域。 “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中国制
造必须转变为创新,智慧,绿色和高端,发现自己的新优势,逐步转
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将
自身转变为全球性的。价值链
中开放经济的新模式。“在新技
术和政策的推动下,围绕建
筑行业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建筑产业进入转型期
随着房
地产经济进入下半场,城市土
地成为稀缺资源,建筑行
业也面临着从粗放式增长向绿色环保、更为高效的方式升级。目前建
筑业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约每年50亿平方米,这样的数据已到“峰顶”,未来会逐步下调,另一方面,有数据
统计我国每年因新建、拆除、装修等
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24亿吨,房地产
行业在中国碳排放量中大概占到40%以上。
因此,绿色环
保节能减排成为建筑行业必须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业内有
个词叫智能装配式建筑,即通过
框架式的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在缩短
建造周期的同时实现提高效率和节能环保的目的。据业内人士介绍,相比传统建筑方式,智能装
配式建筑所需要的劳动力能够减少至少30%以上,总工程
的施工期也可以缩短30%,建筑垃圾可以减少80%以上。
但这一
产业在我国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普及率并不高。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装
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仅3%左右,但这一
数据在日本和美国的占比则高达90%。
目前国内仅碧桂园、万科等
少数几家地产公司在布局这一领域。为了推
动装配式建筑在全国的发展,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
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
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其中2020年力争要达到15%以上。
随着各
地落地细则的出台,行业的
发展步入到政策红利期。北京市
落地政策的目标明确规定,到2018年,实现装
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
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上海市
的政策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全市装
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而广东
省的落地政策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
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达15%,到2025年,珠三角
城市群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比例达35%以上。此外,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
省市也都相应出台了各地的落地政策。
这并非一件易事。因此与
各地政策一齐落地的还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比如北
京就针对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事实标准的予以财政奖励;上海则
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单位面积的补贴,每平米的补贴为100元;广东省
的补贴则是以项目为单位,符合条
件的最高单项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在政府层面的鼓励下,过去十
几年发展不温不火的装配式建筑迎来一轮新的风口。
据前瞻
产业研究院测算,2020年我国
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2025年将达到4.7万亿元。
揭秘建
筑产业升级背后的黑科技
实际上,智能装
配式建筑工程的系统特点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须要求全产业链协同,从设计、生产、施工到
交付等环节都与原有的建筑体系不太一样。碧桂园
是国内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其创新研发的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不仅仅
只局限于装配领域,还将现
浇优势结合起来,从工法、管理、技术和
材料等方面全面实现产业升级。
近日,熊出墨
请注意受邀前往碧桂园东莞沙田项目的工地上见证了SSGF的落地。由于施工方式不同,这里与
普通的工地完全不一样。在进出
大门的地方设置的红外感应洗车系统能够及时清洗来往车辆的淤泥,路边还
设友自动喷淋装置不定时对道路洒水,使得从
大门到工地的整条路干净整洁。
根据其官方的介绍,SSGF是指的“Safe&share安全共享” “Sci-tech科技创新” “Green绿色可持续”“Fine&fast优质高效”,其以装配、现浇、机电、内装等工业化为基础,整合了
包括分级标准化设计、模具空中化装配、人工智能化应用、全穿插
施工管理和现场一体化装修等技术,使得主
体修建能够与装修工程分楼层同步推进。
来看看
这背后究竟运用了哪些“黑科技”的建造技术。
首先是
高精度工艺体系的运用。这也是SSGF建造科技的基础。其采用
铝合金模版工艺加混凝土浇筑成型,能够实
现工厂标准化的生产,每建完
一层楼就通过智能爬墙向上移动,大大提升建筑质量、效率的同时,也解决
了内外墙抹灰的问题,消除空
鼓开裂等质量隐患。
其次是
装配式施工体系。在工地上,不仅看不到脚手架、搅拌机等,更看不到成堆的沙石、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其楼板、楼梯等
建房所需的大部分构件都在工厂造好,运送到
施工现场进行拼接和浇筑,大大提
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更多的解决了环保问题,建筑垃圾也变少了。此外,现场的大门、围墙、防护栏杆、楼梯、材料堆
放区等临时设施都可以拆卸,多次循环使用,颇有一
些汽车流水线的感觉。
第三是穿插施工体系。一般来说,传统的
建筑方式是等主楼完成封顶以后再进行精装修,以27-29层高层洋房为例,交付周期为25个月。但SSGF体系中,主体施工时,预制内墙板、门窗、栏杆、给排水、电路照明、室内装
修等同步流水作业。熊出墨
请注意在现场看到,房子修建到20层的时候,17楼已经开始装修了,同样以27-29层的高层为例,工期可以缩短8-10个月。
在这些
黑科技的加持下,碧桂园
率先在行业内组织“全天候工地开放”,在工程进度、技术条
件等达到开放条件后,接受客户、准业主、业主预
约全天候到工地看实体质量,打破了
传统楼盘只能参观样板间的买房方式,可以去工地先看再买。
下一个战场
随着政
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一场围
绕建筑产业的升级军备赛也开始上演。毕竟,在这样
一个更集中和周期更长的行业来说,谁能抢
占先机谁就更有可能占领这一市场。
显然,碧桂园凭借SSGF在这一
领域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相比一般装配式工法,SSGF还能够
在施工现场实现大型建筑构件的生产和装配过程合二为一,以“空中装配工厂”的形式
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目前,碧桂园在北京、广东、四川、重庆、江苏、湖北、河北、河南等28个省份推广SSGF,截至2018年8月初,碧桂园已经在59个区域、400多个项目采用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并将逐
渐在全国推广使用。
而绿地也已经在上海、成都、合肥、昆山等
地开展了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试点工作,一些新
项目中装配式建筑的面积占比达到了100%。
保利则
选择与远大住工合作,通过建设依托BIM、物联网
和大数据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工厂,进军这一领域。同时,保利地产(600048,股吧)还与远
大住工进行资本上的合作,支持远
大住工的总部研发平台。目前,远大住
工已经与俄罗斯、波兰等12个国家
签约了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
中民筑
友是中民投旗下专注于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研究和运营的企业,目前已在长沙、上海、杭州、南京、深圳、佛山等全国42个城市
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
群雄逐
鹿装配式建筑市场,正在刺
激这个产业的快速成长和成熟,但短期
来看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是
短期内施工成本要高于传统施工工艺。碧桂园
相关负责人表示,SSGF体系中,施工成
本比传统方式每平米至少高出100元,但从施
工周期的减少来看,能够实
现建造速度比传统工期加快8-10个月,使得建
筑的整体效益要优于传统施工项目。
另一方
面是产业链尚未形成。这其中,除了装
配式建筑所需要的体系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以外,还涉及
到整个建筑工人团队的升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碧桂园成立了SSGF产业工人培训学校,定期对工地上的工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既有理论培训,又有技能实践指导,与此同
时还在带动预制模板供应商、卫浴供
应商等共同发展,逐步推
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一
产业链的形成也有望拉动包括智能爬架、隔墙板、装配式
内装以及智能家居等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不论怎样,这场围
绕建筑行业的变革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装配式
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